2014年12月9—16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2014年河南省高中骨干教师集中培训研修学习活动。短暂又高效的培训,紧张而充实。这几天我们分别听取了八位大师八场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最后一场由河南省基础研究室教研员杨伟东主讲的《合作探究:有效的听评课》。
在上这堂课以前,我们都会以为杨老师这堂课会和前七场一样,老师在上边讲,我们在下边做笔记。杨老师说我调到省教育厅工作十几年了,有效的听评课,大家是专家。今天的培训是参与式培训,最终将有一个组、三个学员获得终极大奖。然后把120个学员就近平均分为5个组,推选出了本组的组长。
然后开始完成这节课的三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自主分组,设疑自探:针对课题“有效的听评课”每个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每个组限时讨论这五个问题,然后各个组对这五个问题进行回答。各个组相互打分点评。
第二个任务——备课说课,解疑合探:发放“文化创新的途径”一框教材的复印件,分组集体备课,限时15分钟。各组推选一名代表说课,限时5分钟。各个组相互打分点评。
培训的具体展开则让每一位参训者应接不暇,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思考讨论让老师们忘记了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速运作,潜能深度挖掘。
这堂课就这样深深地征服了每一位参训者,因为参与,因为体验,因为收获。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参与式培训,也是我第一次以学生的身份亲历高效课堂。
这堂课后,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萌发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即充分尊重学生、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求知识而作的言、行哪怕是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参与探究学习。
其次不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递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些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具有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第三是给学生相关材料,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探索知识,主动地感知、理解、抽象和概括知识,让知识真正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第四是在教学中分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良好的情绪酝酿,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
第五,要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历练,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最后,用蒙台梭利说过的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 |
![]() |
![]() |
![]() |
![]() |